Startup第二課:產品市場配適 (Product Market Fit)

--

創業團隊的第二項任務,就是找到產品與市場的契合點,否則就會像沒有羅盤的部隊,茫然行軍不知該在何處落腳紮營搶地盤。

新創公司在構思產品的商業模式時,通常會設定「讓產品自己說話」還是「透過通路銷售產品」的兩種模式。至於孰者為佳,我的建議是看短中長期目標的設定是什麼。

首先,如果產品短期的獲利模式是直效行銷(Direct To Consumer),那麼產品策略應該以「讓產品自己說話」為優先。透過密集與潛在消費者互動接觸的點、線、面(Awareness、Interest、Desire、Action),佈建商品對消費者的的功能與價值定位,並且透過大量社群互動數據,勾勒消費客群輪廓與互動甚至購買行為。

比方說直播麥克風產品在剛進入市場時,最能直接協助網路直播紅人,提升收音的品質,因此,在產品溝通時,藉由提供網紅與粉絲更好的互動體驗,最能啟動產品與使用情境的連結。所以,當這個新興產品被引進市場時,首先需要置入的,是意見領袖(KOL)帶動的粉絲質量,與其所帶領的族群是否精準、是否與產品對焦。此外,市場所在的社群口碑對產品的評價,結合在地化、接地氣的產品定位,找到最佳的市場切入點。比方說,在美國直播麥克風的賣點可能是暢銷歌手指定御用品牌,但到了台灣市場,最能詮釋產品態度與生活體驗的網紅,才是決定消費者(粉絲)是否買單的重點。最後,透過社群、媒體進行產品溝通與數據監測,將對應的數據彙整成運營資料,找到可以不斷提升市佔率的策略方針,例如更專注聲音溝通的Podcast、遠距會議、線上學習線上講師、線上創作者等,則可讓產品持續新市場的銷售循環。

如果獲利模式是「透過通路銷售產品」(B2B2C),則新創公司需要大量的業務人力進行線上與線下的通路開發,並且配置可供入庫的庫存規模數進入各大虛實通路,並須確保商品利潤可與通路共享(分潤)。由於通路銷售的獲利模式首重消費者對於自身的信任、購物體驗、便利性等。無論通路式採開放經營,或者封閉會員經營。在這個通路無所不在、且通路為王的時代,B2B2C的通路模式,會傾向以消費者購物、瀏覽、參與促銷行為與偏好,作為優先引進產品的考量,簡言之通路最在意的事情就是「產品變現的能力」。對動輒年營收百億甚至千億的通路而言,大量售出快銷品項賺取毛利,比起創造利基市場而言,變現效率要來的更快許多。

對新創公司而言,上述兩種模式可同時進行,或先後操作。但就筆者經驗而言,前者較偏重營銷功力與數據分析能力,後者則偏重銷售能力與公司健全的財務體質,此外,產品利潤結構是否有充裕的空間提供分潤,都是通路經營的要點。

因此,在踩下萬苦千辛的新創之路油門時,記得先盤點好輪子(團隊成員凝聚共識、一起去同一個地方),設定好導航(決定要去的地方、要做什麼),是很重要的。

===下課啦!第二堂小筆記===
(1)快速進行團隊成員戰力配置,將資源有效運用在產品行銷與通路銷售上。
(2)行軍前先決定去哪裡。比如設定第一季潛力客群對產品覺知提升50%,廣告銷售轉換率提升20%。
(3)以競爭對手的市場佈局做為標竿,劃出自家產品市場的切入機會點,決定是否與競品正面交鋒,或是另起市場爐灶。
(4) 新創的好處就是彈性絕佳,因此大量嘗試並記錄每一次嘗試的參數,可以幫助羅盤校正方向,找出真北的所在。

第三課:內部資源的挑戰適即將推出!敬請期待

--

--

克萊爾的數位觀點

行銷創新|數據賦能|數位轉型。十餘年大型組織會員經營管理資歷,擅長用電商會員關聯數據分析,採取瞄準客戶需求的精準戰略。曾運用客戶關係管理經驗,帶領新創團隊於一年內轉虧為盈,完成全通路行銷布局與轉型。